搜狗百科-【节气里的神韵我国】霜降:繁霜起处米谷满仓
作者:王禹欣气当霜降非常爽,月比中秋一倍寒。霜降时节,凉风中寒意一重深似一重,莹澈白霜谱写出晚秋韵律,奏响秋之终章和冬之序曲。风卷清云尽,空天万里霜。霜降处于秋冬之交,正是秋风飒飒、寒气渐长之时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云:“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”古籍《二十四节气解》言:“气肃而霜降,阴始凝也。”岁逢霜降,寒气渐长,一年的霜期也正式开端。暮秋温文的水汽凝华为六角霜花、银白霜针,为人人世装点出一分诗意漠然。极目远眺,清寒的日月悬于高天,流风横卷万里疏云,留下澄净旷美的江天秋色。▲10月12日,江苏省南京市中山植物园的树叶变红。新华社发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:一候豺乃祭兽;二候草木黄落;三候蜇虫咸俯。霜降时节,豺狼等动物为过冬捕获猎物,感恩天然的奉送;草木枝叶收敛摇落,铺就深秋的隽永;百虫开端蛰伏,大地一片寂静慈祥。秋深山有骨,霜降水无痕。霜降时节,芳条寒翠中装点红叶黄菊几道、嶙峋深谷里传来清泉水响数声;六合间寒凛雄壮,秋深处无限遐思。世人怀想急景流年,在“冉冉岁将宴,物皆复根源”中寻一份乡愁,在“沽酒心何壮,看山思欲飞”中品一味闲适,在“雪莱松更绿,霜降月弥辉”中盼一缕清辉。这深邃如镜的大美秋色里,旧日喧哗都化为袅袅远烟,开阔六合涵养着人世喜乐,世人心中便常得一份安定美好。正所谓“霜降见霜,米谷满仓”,霜降时节,农民也迎来大秋作物最终的耕种与收成。在北方,大部分区域的秋收也已扫尾,部分农地将进入冬闲时期;而南边却迎来“三秋”大忙时节,单季杂交稻、晚稻等合理收割。霜降时节的耕耘,在乎“当令”二字:如红苕收挖,收成过早易影响作物个头产值,收成过迟则易受冻害、不易储存;其间,还要合作洒水熏烟、耕翻上肥等技巧,尽可能削减霜降冻害。棉农力求在霜降前采摘“霜前花”,在秋日中翻晒、缝制厚衣棉被,以御冬寒。农民代代堆集的经历才智,交织成霜降时节闪耀的光荣。▲10月14日,在云南省腾冲市来凤山国家级森林公园,国家一级维护植物红豆杉的果实正值老练。新华社发壮美的秋景、丰厚的物资,也孕育了内在深远的风俗文化。霜降时节,我国各地秋叶渐红,绘就一幅五彩斑斓的绮丽画卷;山林之间,更有“霜打菊花开”的盛茂气候,作为“延寿客”、不老草的菊花,为暮秋增添了生气勃勃。因而,人们在霜降节气登高望远、赏枫观菊、吟诗作对,极具精致神韵。此外,有民谚云“补冬不如补霜降”,霜降正值秋冬之交,也正是人们“贴秋膘”、食补品的好时节。这天民间有煲羊肉、吃牛肉的食俗;在许多地方,人们有吃红柿子的风俗,一则御寒保暖、补筋健骨,二则清热润肺,避免冬季唇干、流涕;山东区域的人们霜降喜食白萝卜,以下气入肺,解腹胀之围;在闽台民间,则有吃鸭肉的习气,肉质壮实、新鲜肥美的鸭肉,成为润燥祛火、弥补养分的餐桌佳品。除食俗外,作为秋天的最终一个节气,一些区域也有在霜降日上坟、祛凶的风俗。《清通礼》有云:“岁,寒食及霜降节,拜扫圹茔,届期素服诣墓,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,周胝封树,剪除荆草,故称上坟。”在广东高超区域,还有“送芋鬼”的风俗,人们用烧红的瓦片烤熟芋头,再将瓦片丢至村外,使用大火辟凶祈祥。多彩的风俗,承载着人们对风调雨顺、美好健康的神往,也为清凉的霜降节气带去了数不尽的人世烟火。霜降三旬后,蓂馀一叶秋。在露结为霜、天色苍莽的深秋美景下,愿君在万里霜光中寻找流云新月,更在半盏暖酒中觅得心之所向。《光明日报》( 2022年10月24日 09版)责编:秦雅楠